-
一种带来快乐的生活方式守望台1976年 | 5月1日
-
-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
“使人和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马太福音5:3-12
在读到这番话时,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多么怪异的快乐秘诀!耶稣告诉人一种带来真正和持久快乐的生活方式,这话一点也不假。举例来说,请看看九“福”中的第一个。
你是否“认识自己灵性上的需要”呢?(《新世》)有些曾与耶和华见证人读过圣经的人士,却由于某些理由而停止研读。他们有没有由于改变初衷而寻得快乐呢?他们是否把所学到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呢?抑或他们现在从所学的感到“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呢?(希伯来书4:12)事实上,其中有不少人当他们重返这个旧世界及试图与其再打成一片时,发觉由于所学得的圣经真理使他们感到格格不相入。因此,他们之中有很多努力回头,再与耶和华见证人交往,并且成为他们的一分子。
你若知道有多少耶和华见证人有过以上经验,尤其在较年轻的人之间为然,这很可能会使你感到惊奇。他们在认识上帝的道的真理上略有所得,或是自幼在真理中长大,后来也许到了青少年时期,他们采取了独立自主之途。他们有些弄到吸毒、贩毒、生活放荡、仪容衣着有如嬉皮士的地步,这仅使他们备尝挫折而已。他们获得若干兴奋及刺激,却没有真正快乐。后来他们再和以前对他们有帮助和鼓励的朋友取得接触。他们于是“感到灵性上的需要”。结果他们痛改前非而洁净自己。现在你见到他们——清洁,热诚,精神抖擞及和蔼可亲——你无法想象他们竟有过如此腐败的背境。他们不再感到不自然,却欢乐地在基督徒小组中彼此交往,对他们之所以被造的目的深怀体会。他们复得快乐。
耶稣的传道演讲论及九“福”中的第一种,向我们表明此乃从真正快乐之源得益的基本方法。那些意识自己需要属灵引导的人会力求与耶和华缔结关系。由于这种关系逐渐加深,他们遂成为上帝的朋友,并且深感内心的安宁及快乐,而这是他人所不能夺去的。(约翰福音14:27)其他的八“福”则主要指出使人更亲近上帝的品质,如温柔,饥渴慕义,怜恤,清心,和睦,及在逼迫下表现忍耐等。
可是,这九“福”仅是耶稣登山宝训的引言而已,全部教训则记载于马太福音5:3至马太福音7:27。整个传道演讲均与快乐这个问题有直接的关系。随着这个引言之后,耶稣清楚表明什么是我们的任务,若实践它便有助于自己及别人获得快乐,他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你们是世上的光”。(马太福音5:13-16)正如盐具有防腐作用,我们所传的好消息亦能保存性命。我们若借着言语及榜样“让我们的光照在人前”,我们会多么快乐!
耶稣然后继续作了一连串的比较,以这话开始:“你听见有话说”。(马太福音5:21,27,33,38)在这些比较中,他说明身为他的真正门徒,过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越彻底则越得益。他也论及基督徒的责任,与上帝通过摩西给以色列人的律法要求作一比较。基督徒甚至要爱仇敌,并且要培养上帝对全人类所表示的同样不自私的爱,借此表明他们完全,像他们的天父是完全的一般。这的确可以保证人得到快乐,帮助他们与“快乐的上帝”相似。——马太福音5:43-48;提摩太前书1:11,《新世》。
登山宝训的其余部份,向我们表明如何与耶和华亲近。我们做到这点,部份是借着避免表面夸张的虔诚,尤其要避免为“地上的财宝”而忧虑,甚至为衣食忧虑也不可。忧虑与快乐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不要为明天忧虑”,耶稣说,却要“[继续]……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1-34。
正如在上文提及的,还有一些条件要做到。这种生活方式并非自暴自弃的阔大之途;这并不会导至快乐却会引至灭亡。反之,耶稣继续说:“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7:13,14)很多人不愿意付出代价以成为真正不自私,克制个人欲望而全心顺服创造主的旨意。耶和华的确“配得荣耀尊贵权柄”。——启示录4:11。
当然我们不能买得耶和华的嘉许,强要他以快乐报答我们。唯独借着耶和华的恩典我们有罪的人类才得以献身给他而为他所接纳,从而与他缔结蒙他嘉许的关系。他借着牺牲自己的爱子作为赎价而使这事得以成就。(提摩太前书2:3-6)耶和华安排了一切丰盛的灵粮、启迪及其他令人畅快的供应,然后他发出仁慈的邀请:“你们都来,买了吃,不用银钱,不用价值,也来买酒和奶……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乐……就必得活。”——以赛亚书55:1-3。
这就是带来快乐生活方式!
-
-
柔缓的诞生守望台1976年 | 5月1日
-
-
柔缓的诞生
据法国产科医生,腓特烈勒布意说,如果婴儿进入这个世界时一面踢脚,一面哭喊,这会有损于婴儿感情上的健康,他认为哭喊是由于恐惧而发出的。勒布意所著的《柔缓的出生》一书指出,刺目的光,嘈吵的声音、双脚突然被扯,屁股受到大力拍打,这一切都使一个刚脱离子宫的保护而出来的新生婴儿大为震惊。他提议在产房内应该保持完全的肃静,同时,除了一盏小灯之外,应该没有其他的灯光。当婴儿一开始出来的时候,最好容许婴儿在母亲的腹部躺卧几分钟。据说这样做会使婴儿容易些适应新的环境,脐带能够供应所需的氧气,直至新生的婴儿开始正常的呼吸而不需惯常的拍打之助,然后割断脐带,随着将婴儿在相当于体温的水里轻轻洗过。据称这样出生的婴儿不但松弛,甚至有时面带笑容。当然,在这些事上的意见往往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