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0 7/1 24-27页
  • 他们需要朋友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他们需要朋友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0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我们为什么有时犹豫不决?
  • 说什么?
  • 战胜恐惧
  • ‘没有被弃’
  • 要想念正在哀伤的朋友
  • 如何帮助患病的朋友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0年
  • 你想有怎样的朋友?
    尽量善用你的青春
  • 照顾病入膏肓的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8年
  • 寻得知己,满心欢喜
    警醒!200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0年
《守》80 7/1 24-27页

他们需要朋友

有一位基督徒在日间工作的时候接到电话。对方是另一位基督徒的妻子,她道:“弟兄啊,医生告诉我,我丈夫只能够多活三个月。我不知道怎样对他说。求求你,你愿意跟他讲吗?”过了几秒钟,那弟兄答道:“好吧。我明早去见他。”

翌日早上,这两个男子热情地打招呼。客人喝了一杯咖啡,便问他这患病的朋友觉得怎么样。病人道:“还不错,手术很成功。现在只要恢复精力就行了。”

那弟兄说:“你的话很令我鼓舞,可见你的心境很开朗。身为上帝的仆人,你时时都可以感觉高兴;尽管要迟一点才能复元,也许比你现在期望的更久一点,也不必忧愁。不论有什么事发生,我们都可以靠着天父的力量忍受一切,你说是吗?”

病人的人生经验也很丰富,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朋友说:“哦,我有些什么事是你知道而我不知道的吗?”客人冷静地答道:“的确有。医生跟你太太谈过,他的话相当严重。他认为你生命有危险。当然,他只是诊断你的第一个医生,但我们也应该想想怎么办。我们就看另一个医生吧,也许他可以用别的方法来治疗你,这岂不是明智的做法么?你活得比医生预测的更久,也不会是史无前例的事。不过,你现在就做好准备吧,万一病情恶化也可以应付,这样做岂不更好吗?你要我怎样帮你就只管说吧,我很乐意效劳。”

他们继续谈了许久,但我们听到这里,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番话多么坦诚,多么有益。病人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如何;如果他们询问病情,我们就更应该告诉他们。

我们为什么有时犹豫不决?

我们也许有点不愿去探一个就要去世的人。我们看见而且感觉到死亡的毁灭力十分接近,这使我们害怕。(希伯来书2:14,15)可是,每逢朋友遭遇严重困难的时候,请不要想到你自己。箴言17章17节说得不错:“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既然你的弟兄或姊妹是基督徒小组的分子,他在险境里比任何时候更需要你。不要因为你患病的朋友遇到危难,就感情用事,不关心他的现实需要。反之,要为他的好处着想,做他的好友。这样,你就不会再紧张;为人服务的深切喜乐会抵消你的忧伤。

说什么?

探问病重垂危的人时,须知假装愉快是不能帮助病人的。慈祥地问一声“你喜欢我在你身旁坐一会儿吗?”是个好开始。问他:“你觉得怎么样?”“你想我为你做些什么?”这样便可以知道病人想谈什么事。如果病人害怕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他会觉得很难谈及这些事。病人脑里心中的意念,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断定的。可是,如果病人不介意谈及自己病况的严重,就不要误解他的意思,插嘴说:“哎呀,这些事你千万不可想!你一定会复元的。”你要坦白地同意他的话,承认最坏的事可能发生,但尽管如此,他也可以把一切都交托给天父。——腓立比书4:6,7。

你可以说:‘你喜欢我给你读读圣经的几句金玉良言吗?’这些令人安慰的话可以激发信心。病人时常喜欢读诗篇,因为这些诗章美妙地表露出遭难的人的沉痛感觉和他怎样向耶和华呼喊求助。

病重垂危的人通常很累,没气力长谈。因此在这样的场合不用多说话。单是静静的坐在床边,握着病人的手,这已经能安慰他了。病入膏肓的朋友即使没有请我们替他祷告,也会很感激基督徒同工与他们一起祈祷。你若能够用适当的言词表达你全心相信耶和华愿意而且有能力扶持你那在危难中的朋友,你们便会在这一刹那分享心灵相通的境界。

当然,我们不应该催促病人办妥身后事,但我们要留意他在什么时候喜欢谈及这个问题。如果基督徒朋友答应在病人去世后照料一切——尤其是他的妻儿或者丈夫,病人就会感觉极大安慰。倘若要委任监护人或者处理承继遗产的问题,那么以书面作据是必需的。雇请律师可以进一步保证病人临终的意愿得以执行。

当然,我们的探访不一定总要像上面所说的那么严肃。这要看病人的情况而定。病人往往喜欢人记得他们在过去比较快乐的日子的情形。你还记得以前跟他有过什么愉快的经历吗?说出来吧,你可以肯定,你走后病人会回味这些亲切的往事。耶和华这个热心的仆人虽然现在不能从事宣扬“好消息”的工作,但你也可以使他感觉深切的快乐。要提起他以前在这方面作过的一切努力。要诚挚地称赞病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他怀着信心,喜乐忍受痛苦的好榜样。——希伯来书6:10。

战胜恐惧

你会同意,相信自己可能因为疾病或意外而丧生的人更能帮助别人面对死亡。不否认人人都要面对的现实,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可是,如果惧怕死亡的心理不断困扰着我们,我们可以怎样克服这种有害的感觉和消极的念头呢?首先,不要忽视你这种惧怕的心理。花点时间沉思一下人生多么无常以及上帝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上帝——属天的生命之源——的朋友可以现实而平衡地想及这个问题。他们知道死亡其实是什么;失去知觉,没有痛苦,没有恐怖的睡眠。(约翰福音11:11-14)耶稣直言死人必定会复活:“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虽然耶稣被反对他的人所处死,他的天父却使他复活。这个奇迹发生以后,使徒保罗写道:“[耶稣]有一次向五百多个弟兄显现,他们中间大多数到现今还在。”(哥林多前书15:3-8,《新译》)的确有很多人作证基督已经复活。

基督徒知道,最重要的并不是他们目前所享有的生命。上帝的嘉许价值大得多,“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提摩太前书4:8)要深信当我们真的需要力量面对死亡的时候,耶和华必定会把这力量赐给我们。——诗篇46:1。

‘没有被弃’

假如你肯定自己的病情不会好转,你就真的需要在灵性上保持平衡了。也许这样的问题涌上心头:‘为什么偏偏是我?’可能被人遗弃的感觉和恐惧之心折磨着你。要克服这样的感觉。要控制自己的意念,使意念受你操纵。你仍然活着,有耶和华在你身旁。须知魔鬼正想利用你的弱点,削弱你对上帝和他的应许的信心。但你并不是孤军作战。耶和华决不会‘丢弃你’。——哥林多后书4:9。

要找些朋友帮你,特别是靠着耶和华的力量克服过重重困难的朋友。对上帝的一切应许都要信得坚定不移。要向前瞻望,想想自己会怎样复活,看见耶和华所赐的一切幸福。那会是个多么美好的时刻!跟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没有痛苦,没有忧伤,直活到永永远远。耶和华上帝想让我们人人都永远活着。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翰福音11:25。

要想念正在哀伤的朋友

如果有一位基督徒弟兄或者姊妹不幸去世,不要忘记他的家人。这是你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他们丧失亲人的感受吗?他们要照常生活下去,但心灵却仍然受到重创。这时他们真正需要朋友——能够倾听他们的朋友。有人细听他们复述去世的丈夫、妻子或孩子生前所言所行,可以令他们感到舒畅,安慰。一下子就忘记去世的亲人是不可能的。在这期间,你可以帮助他们再次照常过活。

你可以为正在哀伤的朋友做许多事。你可以给他们打个电话,也可以在他们想不到的时候请他吃饭。你可以请他们参加你的个人圣经研读吗?一切法律,财务的手续都办妥了没有?他们够钱过活吗?如果不够,我们愿意从耶和华赐给我们的财物拨一部分来帮助他们吗?

我们的朋友在什么时候特别需要我们是很明显的——就是在悲恸、忧虑,甚至恐惧的时候。耶稣说了关于好心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也是要使我们在这样的时刻得益。千万不要好像比喻中的祭司和利未人那样:“从旁边走过去。”(路加福音10:29-37,《新译》)现在我们更能理解传道书七章二节的话:“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雅各也写道:“在父上帝看来,纯洁无玷污的虔诚,就是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雅各书1:27)愿耶和华祝福我们这样的行动!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