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犯了别人该怎么办警醒!1996年 | 2月8日
-
-
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所以,你把礼物带到坛来,在那里要是想起有弟兄对你不满,就要把礼物留在坛前,离开那里;你要先跟弟兄言和,回来才把你的礼物献上。”(马太福音5:23,24)请留意耶稣说话的焦点集中在冒犯人的人身上。他在解决事端方面负有什么责任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考虑一下耶稣的话对第一世纪犹太的听者有什么意思。
-
-
冒犯了别人该怎么办警醒!1996年 | 2月8日
-
-
“把礼物留在坛前,离开那里”
耶稣解释:“要把礼物留在坛前,离开那里。”为什么?那时候,什么会比献祭给耶和华更重要?耶稣进一步解释说:“你要先跟弟兄言和,回来才把你的礼物献上。”所以崇拜者要将祭牲活生生地留在祭坛前,然后去找受冒犯的弟兄。
由于是节期,受冒犯的弟兄无疑一定会挤在前来耶路撒冷守节的人群当中。但耶路撒冷街道狭窄,房屋排列得密密匝匝的,而且人口也相当多。现在更适逢节期,游人必然挤得水泄不通。b
城里的居民在同一时间挤进街上,要在茫茫人海中找着想找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况且,例如在住棚节期间,游人更会在城内的街道及园子周围支搭帐棚。(利未记23:34,42,43)然而,犹太崇拜者却一定要找着受冒犯的弟兄。然后怎样行?
耶稣说:“要先跟弟兄言和。”“言和”的希腊语词来自一个动词(迪阿尔拉索),意思是“‘尽力改变,更换’以及‘和解’”。犹太的崇拜者既然花了这么多努力才找着他的弟兄,他必然会尽力跟对方重修旧好。耶稣说,这样他便可以回到圣殿,献上自己的礼物。到了这个时候,上帝才会悦纳他的礼物。
由此耶稣在马太福音5:23,24提出了一个重大教训:要在献祭之前跟人和解或言和。我们对待同胞的方式跟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有直接的影响。——约翰一书4:20。
你若冒犯别人又该怎么办
但正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情形一样,如果你觉得自己冒犯了同胞,那又如何?你应当怎样行?
要实践耶稣的忠告,采取主动去找你的弟兄。怀着什么动机?要说服他没有理由对你感觉不满吗?绝不。难题所涉及的可能不仅是误会而已。耶稣说:‘要跟他言和。’若是可能,要将心中的敌意除去。(罗马书14:19)若要这样行,你可能需要承认对方所受的伤害,而非推卸责任。你也需要问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补救呢?’时常诚恳的道歉已相当足够。但在有些事例上,受冒犯的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缓和自己的感觉。
可是,如果你已设法跟对方言归于好,但却徒劳无功,那又如何?罗马书12:18说:“只要你们自己做得到,就要尽力同所有人和平共处。”你可以放心,如果你已尽力跟别人和好,耶和华便会悦纳你的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