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狮口逃生!要留意但以理的预言!
-
-
7.高官和总督向国王提出什么建议?他们用什么态度和语气提出建议?
7 高官和总督“群集”起来,觐见大流士。“群集”的阿拉米语有群情汹涌的意思。看来这些人装成有十分紧急的事要禀告国王。他们也许认为,如果他们语气坚定,声称这件事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国王就大概不会质疑他们的建议。因此,他们开门见山说:“王国所有高官、长官、总督、宫廷高官、施政官一起议定,想立一条钦定的法规,实施一道禁令。王啊,三十天内,谁向你以外的任何神、任何人呼求,都要扔到狮子坑里。”a——但以理书6:6,7。
8.(甲)为什么大流士觉得臣子建议的法令颇合他的心意?(乙)高官和总督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8 历史文献证实,美索不达米亚一带的国王时常被人视为神而受人崇拜。因此,高官和总督的建议无疑令大流士感到很惬意。他也可能看出,这个建议对他有实际的好处。要记住,在巴比伦的居民看来,大流士是个外国人,也是个新来的人。新法令可以确立他的国王地位,鼓励住在巴比伦的臣民公开表态,效忠和支持新政府。可是,高官和总督建议颁布这条法令,绝不是为了国王的福利着想。他们的真正动机是要陷害但以理,因为他们知道,但以理习惯每天三次在屋顶的房间里打开窗户向上帝祷告。
9.为什么新法令对大部分非犹太人都不致造成难题?
9 这条有关祷告的法令,会叫巴比伦信奉不同宗教的人全都感到为难吗?不一定。何况禁令只生效一个月,问题根本不大。再者,很少非犹太人会认为,崇拜某个人一段时期就违反自己的信仰。一个圣经学者指出:“在各国中,巴比伦是最热中于崇拜偶像的。在巴比伦人看来,崇拜国王并不是什么奇怪的要求。因此,他们乐意遵命,尊崇他们的征服者——米底亚人大流士——像尊崇神一样。只有犹太人才不愿服从这个命令。”
-
-
狮口逃生!要留意但以理的预言!
-
-
a 古代的铭刻透露,东方君主的园囿时常饲养猛兽。这点正好与巴比伦设有“狮子坑”一事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