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重生——过程是怎样的?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耶稣说:“谁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上帝的王国。”(约翰福音3:5)这样说,重生的人是从水和圣灵生的。但“水和圣灵”所指的是什么呢?

      “水和圣灵”是指什么?

      尼哥德慕是犹太宗教学者,他无疑清楚知道《希伯来语经卷》使用“上帝的灵”这个词组时所指的是什么。上帝的灵是指上帝的动力,这股力量能使人做出一些异乎寻常的事来。(创世记41:38;出埃及记31:3;撒母耳记上10:6)因此,当耶稣提到“圣灵”的时候,尼哥德慕知道圣灵就是上帝的动力。

      那么,耶稣所说的水指的是什么呢?请考虑耶稣和尼哥德慕这段对话之前和之后的经文。经文透露,施浸者约翰和耶稣的门徒都用水替人施浸。(约翰福音1:19,31;3:22;4:1-3)在当日的耶路撒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因此,当耶稣提到水时,尼哥德慕会意识到,耶稣指的是浸礼的水,而不是指一般的水。a

      圣灵的浸礼

      如果“从水而生”是指受水的浸礼,那么“从圣灵而生”又是指什么呢?耶稣和尼哥德慕说话之前,施浸者约翰已向人宣告,人不但要受水的浸礼,也要受圣灵的浸礼。他说:“我用水为你们施浸,他[耶稣]却要用圣灵为你们施浸。”(马可福音1:7,8)福音书的执笔者马可叙述了首个水和圣灵的浸礼。他写道:“在那段日子,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约翰在约旦河里为他施浸。耶稣一从水里上来,就看见天开了,圣灵好像鸽子降在他身上。”(马可福音1:9,10)耶稣完全浸入约旦河的时候,他受了水的浸礼;他领受从天降下的圣灵时,就受了圣灵的浸礼。

      耶稣受浸后大约过了三年,他向门徒保证说:“再过几天,你们必在圣灵里受浸。”(使徒行传1:5)这件事在什么时候发生呢?

      公元33年五旬节那天,大约有120个门徒聚集在耶路撒冷的一个房子里。“突然有响声从天上传来,像刮烈风的响声,充满了他们所坐的整个房子。他们又看见火一样的舌头……各人就充满圣灵”。(使徒行传2:1-4)当天在耶路撒冷,还有其他人也受到劝勉要在水里受浸。使徒彼得对群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好叫你们的罪得蒙宽恕,你们也可以白白领受圣灵的恩赐”。群众有什么反应呢?“衷心接受他话的人都受了浸。那一天,大约增加了三千人。”(使徒行传2:38,41)

      重生的过程有两部分

      关于重生,我们从水和圣灵的浸礼知道些什么?水和圣灵的浸礼表明,重生的过程有两部分。请留意,耶稣先在水里受浸,然后领受圣灵。早期的门徒也是先受了水的浸礼(有些是施浸者约翰为他们施浸的),然后领受圣灵。(约翰福音1:26-36)同样,三千个新门徒也是先在水里受浸,然后才领受圣灵的。

      鉴于公元33年五旬节门徒所受的浸礼,今天人重生的过程会是怎样的呢?情况无疑跟耶稣的使徒和早期门徒所经历的一样。首先,一个人要先为自己所犯的罪悔改,离恶行善;接着献身给耶和华,并以水浸礼公开表明自己献身事奉和崇拜他。之后,如果他蒙上帝拣选成为王国的君王,上帝就会用圣灵膏立他。这个过程的头一部分(水浸礼),是当事人采取主动的,第二部分(圣灵的浸礼)则是上帝促成的。人接受了水和圣灵的浸礼,就是重生了。

      可是,为什么耶稣对尼哥德慕说“从水和圣灵生”?耶稣这样说是要强调,那些在水和圣灵里受浸的人跟上帝的关系会经历显著的转变。下一篇文章会谈谈这种转变。

      [脚注]

      a 类似地,使徒彼得曾在一个受浸的场合说:“谁能禁止他们受水的浸礼呢?”(使徒行传10:47)

  • 重生——带来什么转变?
    守望台2009年 | 4月1日
    • 重生——带来什么转变?

      为什么耶稣说在圣灵里受浸的人是从“圣灵生 的”呢?(约翰福音3:5)“生”是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开始”,比如可以说,“一个国家诞生了”。“重生”表示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耶稣以“生”和“重生”为喻,强调在圣灵里受浸的人会跟上帝展开一种新关系。这种彻底的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呢?

      保罗以家庭关系做比喻,来解释上帝怎样拣选人到天上去作王统治。他写信给当日的基督徒说,上帝把他们“收纳为儿子”,好待他们“像待儿子一样”。(加拉太书4:5;希伯来书12:7)被收纳为儿子的例子,怎样帮助我们明白人在圣灵里受浸之后所经历的转变呢?要找到答案,让我们再看看前文谈过的那个年轻人的比喻。那个年轻人想入读一所学校,但那所学校却只收本土的学生。

      被收纳为儿子后的转变

      比喻里的年轻人不是本土居民,所以不能入读那所学校。可是有一天,事情有了重大的转变。一个本土家庭的父亲正式收养他做儿子,这对他有什么影响呢?他做了本国人的养子,现在可以跟其他年轻人享有同等的权利,也符合资格申请入读那所学校。年轻人被收养之后,前景完全改变了!

      这个比喻可以说明重生的人所经历的重大转变。且看看被收纳为儿子与重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比喻里的年轻人要入读那所学校就必须符合入学条件,他必须是土生土长的居民。同样,有些人会进上帝的王国,但他们也必须符合条件,就是必须重生。可是,人靠自己是无法符合这个要求的,因为只有上帝才能使人重生。

      什么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前景?就是他正式被收纳为儿子。当然,收养的法律程序没有改变这个年轻人本身,他仍然是同一个人。不过,办妥收养手续之后,他就有了新的身份。不错,他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如同获得新生。他做了本土居民的儿子,成为养父家庭的成员,就符合资格入读那所学校了。

      同样,耶和华也采取了合法的程序,收纳一些不完美的人做儿子,改变了他们的身份。使徒保罗就是其中一个被收纳的儿子。他在给基督徒同工的信中写道:“你们所得的,是蒙收纳做儿子的心,这样的心使我们喊叫:‘爸爸,父亲!’圣灵本身和我们的心一同作证,表明我们是上帝的孩子。”(罗马书8:15,16)不错,由于蒙上帝收纳做儿子,有些基督徒得以成为上帝大家庭的成员,成为“上帝的孩子”。(约翰一书3:1;哥林多后书6:18)

      当然,蒙上帝收纳做儿子的人,本身不会因此而改变,他们仍然是不完美的人。(约翰一书1:8)不过,正如保罗进一步解释,他们正式蒙上帝收纳做儿子之后,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与此同时,上帝的圣灵会使他们在心里产生信念,让他们坚信自己会到天上跟基督一同生活。(约翰一书3:2)这种从圣灵而生的信念非常明确,使他们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哥林多后书1:21,22)他们仿佛重获新生,有了一个新的开始。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