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为什么教士们要参与世俗的事务?
    守望台1967年 | 9月15日
    • 认识,因此,他们绝不会参与政治或世俗的活动。他们不会企图借着改革社会制度而将上帝的王国带来。反之,他们会继续祈求上帝使他的王国来临,而且他们努力‘将这王国的好消息传遍全地,对万民作一个见证。’这样他们所行才与上帝的旨意相符而不是与他的旨意相反!——马太福音24:14,《新世》。

  • 借着传道让别人听见
    守望台1967年 | 9月15日
    • 借着传道让别人听见

      让人们借着我们的传道而听到是多么重要!哈米吉多顿已逼近眉睫了,届时唯有求告耶和华的名的人才会得救。可是,正如使徒保罗说得不错:“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罗马书10:13,14。

      这里很清楚地将献了身的基督徒为了救人而从事的传道工作的任命表明出来,因为有人传道,你才能够借着求告耶和华的名而踏上永生的道路。你现在是否也尽力是别人可以同样行呢?使徒保罗无疑曾这样行,而且他训勉我们该‘效法他,像他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11:1。

      保罗是热心传道的一个杰出榜样。他作了三次长途的传道旅行,行了数千里路,建立了许多小组,参加早期基督徒治理机构的工作,在上帝感示之下写了十四封书信,多次入狱,最后更因忠心传道而殉难。虽然在许多方面我们无法与保罗相比,但在许多方面我们却可以仿效他。——哥林多后书11:23-33。

      例如,保罗在什么样的人当中就作什么样的人,总要赢得一些人。他虽曾一度猛烈地把基督徒逼害至死,后来却变成好像母亲乳养孩子一样温柔地教导他人;今日我们亦想以温和待人,并能适应各种各色的人,但以好消息而不是以我们个人的品格或学识赢得他们。——哥林多前书2:2-5;9:16-22;帖撒罗尼迦前书2:7。

      虽然保罗能够有力地向饱学的哲士及甚至君王传道,他却没有忽略从事“逐家逐户”的传道工作以寻找肯听的人。我们是否怀着同样的热心这样行呢?——使徒行传17:17-34;20:20;26:28。

      此外,我们从圣经读到保罗“放胆”传道,“彻底”地传道。(使徒行传14:3;20:21)我们有随时留意放胆地传道吗?抑或常常由于畏惧人而不敢利用机会向人作见证呢?我们有彻底地传道,忠实地运用逐户传道的记录吗?在去年的一个星期日早上,有一个弟兄在纽约市布洛克林的一间公寓大厦从事见证工作,当日他在每七家人当中只找到一个人在家。他于是在星期三晚上回去探访那些在星期日不在家的人,他发现在每六家人当中便有五家人在家,其中有一个还向他订阅了一份《儆醒!》杂志。

      我们对于在门口常常遇到的推搪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们很轻易地放弃吗?抑或借着机巧的回答向他们作一个彻底的见证呢?

      使徒保罗还在其他方面为我们立下良好的榜样。他曾昼夜工作,借着造帐棚维持生计而不愿负累他人。再者,虽然他经历过许多困难,他却从没有发过怨言或感觉厌倦。他学会无论环境怎样,他都可以知足。我们有避免不必要地在某方面负累他人吗?我们有学会知足吗?——使徒行传18:1-4;腓立比书4:11-13;帖撒罗尼迦后书3:8。

      我们要常常记得,当我们让别人借着我们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