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
(Mark,I)
马利亚的儿子。马利亚来自耶路撒冷。“马可”是个罗马名字,是约翰的别名。“约翰”则是个希伯来语名字,意思是“耶和华已经施恩;耶和华已经表明是有恩典的”。(徒12:12,25)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是巴拿巴和早期基督徒的传道同伴(西4:10);也是马可福音的执笔者。马可也就是使徒行传13:5,13所说的“约翰”。
看来马可很早就信了基督。他母亲的家是早期基督徒会众聚集崇拜上帝的地点。看来基督去世以前,马可和他母亲已是耶稣的门徒了。(徒12:12)由于只有马可福音提及耶稣被人出卖的那天晚上,有个年轻人撇下身上仅有的一件衣服,赤身跑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年轻人就是马可。(可14:51,52)公元33年的五旬节,大概有120个基督门徒受圣灵所膏,当时马可很可能也在场。(徒1:13-15;2:1-4)
巴拿巴和扫罗(保罗)在耶路撒冷完成救济的任务之后,“就回去了,还带着别名马可的约翰回去”。马可看来做他们的助手,也许为他们照料途中的物质需要。(徒12:25;13:5)他们抵达潘菲利亚的佩尔吉时,由于某个未经透露的理由,“约翰[别名马可]离开他们,回耶路撒冷去”。(徒13:13)后来保罗踏上第二次传道旅程,尽管巴拿巴定意要带表弟马可同行,保罗却“认为带这个人去并不适当,因为这个人从前在潘菲利亚离开他们,不跟他们一起工作”。“两人冲突起来,大发烈怒”,结果彼此分手,各自到不同的地区传道。巴拿巴带着马可启航到塞浦路斯去,保罗则与西拉走遍叙利亚和西利西亚。(徒15:36-41)
看来过了一段日子,保罗、巴拿巴和马可已经捐弃前嫌,重修旧好。马可(又叫约翰)曾跟保罗一起在罗马,保罗写信给歌罗西会众时(约公元60-61),在信中代马可向歌罗西的基督徒问好,表示他很赏识马可,说:“我坐牢时的同伴亚里达古向你们问好。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向你们问好。(谈到他,你们已经受到嘱咐,如果他到你们那里去,你们就要乐意接待他。)”(西4:10)保罗从罗马写信给腓利门时(约公元60-61),也在信中代马可向腓利门问好。(门23,24)后来(约公元65)保罗再次在罗马被囚,他明确表示要提摩太“去接马可,带他一起来,因为他在服事工作上对我很有用”。(提后4:11)
马可(又叫约翰)也曾跟彼得一起在巴比伦。彼得写他的第一封信时(约公元62-64),在信中代马可向弟兄问好,称他为“我儿子马可”,显示两者之间感情深厚。(彼前5:13;另见约一2:1,7)马可虽曾一度引起争论,后来却赢得了上帝手下主要仆人的赞赏和信任,还享有莫大的殊荣,受上帝启示记述耶稣执行传道职务的经历。(见约翰4;马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