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第11章注释
周围的城 直译“他们的城”,显然是指那个地区(加利利)里的犹太人的城镇。
施教传道 又译“做教导和传讲的工作”。(另见太4:23的注释)
基督 这个头衔的意思是“受任命的人”或“受膏者”。在希腊语原文里,这节经文中“基督”一词前面加了定冠词。这样做是为了表明耶稣就是上帝承诺赐下的弥赛亚,也就是受任命担当特别职务的那一位。(另见太1:1;2:4的注释)
我们等待的那一位 又译“那位要来的”,也就是弥赛亚。(诗118:26;太3:11;21:9;23:39)
看! 见太1:23的注释。
实在 见太5:18的注释。
施浸者 又译“使人浸入水中的人”。(另见太3:1的注释)
人们一直奋力追求……奋力前进的人 这两句话译自两个希腊语词,而这两个词都源自同一个动词bi·aʹzo·mai,其基本意思是“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有些圣经译者认为这两个词含有贬义,意思是“……不断遭受猛烈的攻击”和“企图用暴力夺取……的人”。不过,根据本节经文的上下文以及路加福音16:16(唯一出现动词bi·aʹzo·mai的经文),更合理的结论是这两个词含有褒义,可以理解为“充满热诚地争取”或“非常热切地追求”。这两句话显然是在描述,人们听到施浸者约翰传讲的信息后就采取行动,竭尽全力地追求天上的王国,而他们这样做就有希望成为王国的成员。
先知书和法典 通常的顺序是“法典和先知书”(太5:17;7:12;22:40;路16:16),只有在这一节经文里的顺序是颠倒过来的。这样做虽然没有改变这个词组的基本意思(见太5:17的注释),但看来更强调圣经包含预言这一特点。
以利亚 这个名字在希伯来语原文中的意思是“我的上帝是耶和华”。
悲伤捶胸 在圣经时代,人们为了表达极度悲伤或内疚悔恨的感觉,会不断用手捶胸。(赛32:12;鸿2:7;路23:48)
也不吃也不喝 这显然是在描述约翰克己自律的生活方式,包括禁食以及为了严格遵守离俗人的要求而不喝任何酒精饮料。(民6:2-4;太9:14,15;路1:15;7:33)
人子 见太8:20的注释。
收税人 见太5:46的注释。
智慧是由行为来证实的 这里谈到的“行为”是指施浸者约翰以及耶稣的正义行为,这些行为证明针对他们的指控都是错误的。在这里,耶稣等于是说:“看看我们正义的行为,你们就会知道那些指控都是错的!”(另见路7:35的注释)
迦百农 见太4:13的注释。
天上 在这里,“被捧到天上去”比喻享有特别受优待的地位。
坟墓 希腊语是haiʹdes(海地斯)。(另见词语解释)在这里,“被贬到坟墓里去”比喻迦百农的地位将一落千丈。
……经历的,也比……容易呢 见路10:12的注释。
小孩 又译“像孩子一样的人”,也就是谦卑、乐意接受教导的人。
背负重担 耶稣请“背负重担的人”到他那里去,这些人充满忧虑、疲惫不堪。对他们来说,崇拜耶和华已成为一种负担,因为他们必须遵守由人添加在摩西法典之上的种种传统规条。(太23:4)甚至连安息日这个本该让人身心舒畅的日子,也变成了一个重担。(出23:12;可2:23-28;路6:1-11)
我会使你们感到舒畅 译作“舒畅”的希腊语词既可以指休息(太26:45;可6:31),也可以指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从而重新得到力量,恢复活力。这里的上下文显示,担起耶稣的“担子”(太11:29)牵涉到的不是休息而是为上帝服务。耶稣的话强调,他会使疲惫的人振作起来、重新得力。这样,他们就会乐意担起耶稣那“容易担负的”“轻省的”担子。
你们要担起我的担子 译作“担子”的原文既可指“轭”也可指“扁担”。耶稣用这个词来象征服从权威和指示。如果耶稣想说的是轭,也就是架在两头役畜颈上的木制器具,那么他就是在邀请门徒跟他一同负起上帝已经放在他身上的轭,而他也会协助门徒。如果是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翻译成:“你们要来跟我一起负轭。”但如果耶稣想说的是扁担,是他自己放在别人身上的,那么他在谈的就是门徒应该服从基督的权威和指示。(另见词语解释“轭”)
性情温和 见太5:5的注释。
心里谦卑 译作“谦卑”的希腊语词指一种自觉卑微、不夸耀自己的态度。一个人对待上帝和其他人的态度能反映出他内心的情况。